阅读提示:今年以来,荆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以“七个重点突破”推动各项工作整体提升,奋力在支点建设中建功立业。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锂电片区鸟瞰 记者 朱舜 摄
GDP增长7.3%,继续保持全省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向好。今年上半年,荆门经济书写出醒目的“上扬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
建功支点建设,荆门正以“奔跑”精神,谱写新的答卷。
(一)
奔跑,是一种朝乾夕惕、追山赶月的奋进姿态。
2025年“新春第一会”,湖北省委系统部署: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步骤,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到2030年力争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成支点,舍我其谁!
荆门大地上,拼搏的热情被点燃,奔跑的血液在沸腾,如磐的意志转化为推动发展、建功立业的蓬勃力量。
荆门全景 张兆宇 摄
今年上半年,荆门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GDP增长7.3%,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高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高于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高于去年同期1.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29.4%,高于去年同期11.9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荆门发展动能不断增强:重点产业支撑有力,34个大类行业有26个产值正增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5%,增幅居全省第三;重大产能加速释放,56个重大增长点有44个在库发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创新实行“三色”评估机制,新开工入库项目743个、同比增加158个,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71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4个。今年5月底,荆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获奖补资金1亿元。
荆门科技创新(武汉)离岸中心 资料图
今年上半年,荆门市场信心有力提升:要素保障方面,落实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3.95亿元,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11.34亿元,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居全省第二,荆门科技创新(武汉)离岸中心开园,首批入驻企业25家;经济活跃度方面,工业产销率94.7%,居全省第一,规模工业利润增长32.3%,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占比分别达到72.9%、58.6%,均居全省前列,工业用电量增长7%。
今年上半年,荆门人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5.5%,城镇新增就业2.86万人,占全年目标的57.2%;深化“两个畅通”工程,上半年受理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27.5万件,办结满意率99.7%;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防风险、守底线工作平稳扎实。
(二)
奔跑,代表着追逐与奋斗,连接着梦想和远方。
7月5日,2025荆门(深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暨厚道荆门文旅推介会在深圳举行。市委书记胡亚波发出诚挚邀约:荆门将“继续秉持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理念,努力为大家创新创业创富营造最优环境、提供坚强保障”,希望广大企业家到荆门投资兴业,共享新机遇,共促新发展。
活动现场,共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207.6亿元,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新时代新征程湖北发展最重大的使命责任、最具感召力的奋进旗帜、最关键的战略牵引、最难得的历史机遇。
对标“支点建设”目标,荆门摸清底数、明确重点、细化路径,系统谋划“七大重点突破”,开展“五大攻坚行动”, 创新实行“三色”评估机制,加强前瞻研判、精准调度。
加快推动“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突破,巩固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汽车和装备智能制造、农产品加工及大健康4个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循环经济、数智经济2个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低空经济产业,加快建设特色文旅、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及生产服务等融合赋能的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有效突破,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创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科研成果在荆门落地转化。
荆楚科创城 资料图
加快推动交通物流枢纽功能有效突破,谋划推进汉水进荆、荆门至随州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武荆宜高速荆门段、荆监高速荆门段等重点项目,深化荆门国际内陆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一批专业化区域大市场。
加快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有效突破,狠抓工业源、移动源治理,统筹推进长江大保护、长湖流域治理等工作,加快建立企业“绿色标尺”评价体系,推动企业低碳化改造、绿色化转型。
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效突破,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引导各县(市、区)培育1—2个根植性主导产业,积极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发展布局。
在宏观环境复杂变化、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这些战略部署和具体举措,有效激发了荆门经济社会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
奔跑,激活了发展动能,也铺展着幸福底色。
厚植人才沃土,荆门下足功夫。
荆门坚定实施“人口第一战略”,坚持以突破性措施扩大人口总量:从顶层设计、具体措施等层面推动人口第一战略,全市人才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全市累计征集各类岗位2.64万个,举办各类招才引智活动,深挖岗位潜力,扩大有效供给;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持续构建以“荆英卡”为载体的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在荆门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湖北省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接您回家”招聘会活动现场 熊佳伟 摄
今年上半年,荆门引进大学生2.05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7.5万人,成为荆门城市吸引力、辐射力显著增强的最好证明。
琳琅满目的美食、人山人海的夜市、业态丰富的商圈,如今在荆门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8月1日,位于荆门中心城区的民主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开街当日,客流量超过28万人次,全网曝光量6300万+,民主街以文化为内核、消费为引擎,为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荆门正集中资源和精力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有温度、见实效的民生举措,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四大行动”,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防治;加强重点流域风险隐患系统整治,确保水质稳定提升;深化土壤和农村污染防治,巩固深化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提升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
加大民生投入,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解决好困难群体稳定就业问题;加强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尽最大可能减少溺亡事故;做实“两个畅通”工程,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在田农作物管理,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排查矿山、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安全隐患,持续开展危化、燃气、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等专项治理,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荆门正以“奔跑”的精神和只争朝夕、马上落实的过硬作风,向着建成支点聚焦聚力、努力奋斗。
(九派通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伟峙)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