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年味渐浓。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抬年鱼、品鱼宴、乡土年货集、非遗庙会、新春欢乐年货节……十堰各地年货大集活动相继拉开帷幕,为市民带来一场场热闹非凡、年味十足的购物盛宴,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赶大集备年货
烟火气里迎新春
祥龙瑞狮闪亮登场,锣鼓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1月18日,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杏花村开展年货节活动,吸引人们来此“赶大集”。
市民逛大集买年货,喜迎农历新年。
手工编织、传统剪纸、手工糖葫芦制作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大家纷纷动手尝试,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别样年味。在迎春纳福区,志愿者们挥毫泼墨,为大家书写春联,送上新春祝福。在“杏福市集”区,游客们选购羊肉、粉条等当地特色农产品,摊主们忙得不亦乐乎。
在郧西县上津镇迎新春欢乐年货节上,农特产品一字排开,牛羊肉、鸡鸭鱼、蜂蜜、菌菇、自制泡菜、烟熏腊肉等产品种类繁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购置年货。
在“竹山宝贝多”年货大集里,来自竹山县17个乡镇的百余家商家带来牛肉丸、梅花酒、郧巴黄牛、圣水绿茶、柳林腊肉等近千种农产品,让消费者一站式备齐年货。
湖北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举办以“凌霜傲放迎新春”为主题的蜡梅观光暨农特产品展销活动。万亩蜡梅开放,吸引众多市民拍照打卡、购买农特产品。“我今天带来了蜂蜜、竹笋、黄酒等农特产品,不到半天就销售了1000多元。”余河村村民易涛说。
国潮年礼“出街”
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近年来,随着国潮文化的蓬勃兴起,国潮美食也愈发受到大众的追捧。在竹山桃花源街区,点心师但芳芬推出独具特色的国潮糕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桃花源街区桃源里文创馆,摆放着造型别致的点心,有的如象征吉祥的柿子、寓意美好的花生样式,还有被做成色彩缤纷的鲜花样式,栩栩如生,赏心悦目。但芳芬介绍,这些产品叫国潮花酥。除了销售制作好的成品,还推出 DIY手工制作体验活动,游客可以自己手工制作点心。
新年脚步日益临近,不少市民正在筹备年货,而国潮点心的出现,让他们眼前一亮。市民袁俊说:“这些点心很特别,我专门买了一些过年送给亲朋好友。”
我市首个非遗特色主题街区在武当山玉虚街开街,街区涵盖文旅康养、特色餐饮、非遗文创等,常态化开展非遗产品展销、非遗展览、展演等活动,让市民朋友在家门口逛非遗、购非遗、吃非遗、玩非遗,共赏非遗之美,共度传统佳节。
连日来,在房县国士商业广场和房县罗国士美术馆文创商城,集动漫文化展示、亲子游乐、研学拓展、文创集市、文创商城于一体的活动每天精彩上演。动漫的灵动、文房四宝的韵味,让不少年轻人在游玩购物的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逛庙会品美食
解锁特色中国年
临近春节,竹溪武陵不夜城被装点得年味十足,2025竹溪年货节及非遗庙会在这里举行,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这场融合地方特色与非遗文化的年货盛宴。
活动现场,来自竹溪县各乡镇的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从新鲜的果蔬、土特产到精美的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市民和游客们无需东奔西走,在这里就能轻松实现一站式购物。“这几天生意很好,今天上午就销售了50多袋羊肚菌,销量比以前翻番。”一摊位的摊主陈女士说。
地道的竹溪美食是此次庙会上不可错过的亮点。特色小吃摊位前人潮涌动、香气四溢,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传统戏曲、民间舞蹈、杂技表演等节目轮番上演。
1月21日,在张湾区黄龙镇大坝社区,一场由本地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黄龙镇首届“村晚”开演。在“村晚”现场,同步举行新春年货会,45个展位一字排开,土鸡、腊肉、黄酒等产品琳琅满目,让市民和游客既欣赏“村晚”,又买到年货,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农村的新风貌和新变化。
线上线下齐发力
消费活力加速释放
在十堰城区,“惠聚车城乐享生活”2025暖冬迎春消费季线下活动火热进行。活动现场人潮涌动,年味十足,各展位前围满了市民,大家仔细挑选心仪的商品。
该活动自1月14日启动,1月27日结束,每天吸引超万人逛展。活动还通过多机位、多场地联动直播的方式,组织主播走进寿康华悦城、十堰环球港、万达广场、新合作量贩店,全方位展示全市各个商圈、市场、企业的消费场景和促销活动,让消费者身临其境感受年货节的热闹氛围。
市商务局组织本地电商平台、企业、直播基地等,充分利用新媒体直播、短视频等渠道,开展年货促销活动,助力全市优质农特产品、名优年货、年夜饭套餐等销售。邀请主播化身“年货星推官”,通过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向消费者推介各类年货产品,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十堰日报 文/记者 杨建波 图/记者 潘世新)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