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郭梅 通讯员 李笑微 倪宗武 何立志)为更好推动教育部语合中心“湖北省国际中文教育长效检测机制的建构与应用”项目深入开展,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民间文化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北大学)执行主任张鹏飞教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北大学)办公室主任黄斌副教授、项目负责人李霞副教授带领“中华文脉(《诗经》)探源”社会实践团队于1月18至20日赴十堰市房县开展调研活动。
在考察调研座谈会上,双方就房县《诗经》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房县特色地域文化等问题展开深度交流。房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张蕊、房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陆龙权等领导从当地独特文化与地域特色出发,介绍了房县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推广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成功经验,双方深入探讨了房县“《诗经》、黄酒、野人”三张文化名片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希望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房县”模式,助力湖北地域特色文化的进一步推广。会后,湖北大学调研团队在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罗国士艺术博物馆、房县博物馆、房县宝堂寺。
房县是《诗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也是《诗经》早期采集者和编撰者之一的西周末太师尹吉甫的故乡,中国诗经学会曾授予其“中国诗经文化之乡”称号。近年来,房县将《诗经》文化融入当地旅游产业,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往体验。在房县开展《诗经》文化调研工作对于探索《诗经》文化之源、发掘文旅融合新模式、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尹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