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今年,是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发现三十周年。5月29日,中国郧阳恐龙蛋研究中心2024年科研工作座谈会召开,相关行业专家齐聚我市,共同探讨古生物化石保护。
座谈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地质遗迹研究专家齐聚一堂,聚焦化石保护与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共同探讨古生物化石保护。
湖北青龙山管理局副局长梁建明表示,他们将紧紧依托恐龙蛋研究中心,紧密与中科院、地大、湖大、湖师大等高校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力争在科研上有新突破。
与会专家还在青龙山进行实地考察,对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保存的完整性及科研价值给予充分肯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祺认为,郧阳恐龙蛋最大特点是原址保存,它保存了许多原始信息,可以通过地层研究还原当时的古环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蜀康认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对恐龙繁殖行为的研究价值比较大,基本是单一恐龙产卵地点,可以对某一种恐龙产卵习性进行深入研究,对蛋窝大小、如何排列、需要什么样的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十堰被誉为“恐龙故乡”。早在1994年,专家们在郧阳区柳陂镇青龙山周边的白垩纪红色砂砾岩中,发现大规模埋藏的恐龙蛋化石。经考证,这是迄今世界上分布最密集、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完整的恐龙蛋化石群。经过长期研究,专家团队在十堰发现的白垩纪晚期恐龙蛋化石多达10种类型,它们距今1.05亿年至0.66亿年前。
张蜀康表示,郧县恐龙蛋是树枝蛋类型,它的形态为扁圆,表明有一类恐龙一直在这里下蛋,这点比较罕见。
编辑:李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