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首部精准扶贫微电影《赶猪》在竹溪上映啦!

时间:2019-01-07 10:35 来源:竹溪新闻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新年,新起点、新希望2019年是猪年没错,咱们今天要讲到的主角就是猪了。我是呆萌可爱的小猪由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新广局等策划出品的,十堰首部以精神扶贫为主旨讴歌劳动最美、奋斗最美全部由农民本色出演的农村创业励志类,微电影《赶猪》于上月29日在竹溪县首映啦!

视频:微电影《赶猪》

微电影《赶猪》你怎能错过!赶紧来一睹剧情吧

《赶猪》故事梗概

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中学生肖雯的父母全力发展养殖业,谁知在养猪养羊的过程中,却陷入没完没了的意外和陷阱。其中一部分山羊死于疾病,而大多数山羊不是遭遇人祸就是意外失踪。

一次偶然的机会,肖雯的父母认识了女儿同学的父亲赵大川,决定调整养殖品种,只在野外放养生猪和黄牛,谁知电老虎、铁猫子与各种意外还是如影随形,一直在影响和干扰着他们的养殖事业。

为了顺利创业,他们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焦虑,徘徊,坚守,他们饱受失眠与失望的双重折磨,但无论遭遇怎样的损失与打击,都没能击垮这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使肖广进夫妇找到了养殖创业的新途径。

太阳照常升起,新生活的博弈仍在继续。

相信大家看完《赶猪》这部

微电影一定感触颇深

淳朴的主人公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想必已经深深打动了你

那么,为什么要创作这部微电影?

故事的背后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呢?

《赶猪》以我县深山农民创业故事为线索,生动讲述了贫困农民的创业过程,艺术再现了斩断穷根的艰辛和欢乐。影片通过反映凡人小户的奋斗历程与人生理念,彰显了家风家训等传统美德内省外化的人文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是由农民本色出演,本地导演义务执导,展现了原貌化的自然风光、原型化的生活场景、原生态的风土人情,是一场集合了青春气息、泥土气息、山野气息的文化视觉盛宴。不仅以全新的方式反映了我县的风土人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且更好地宣传、推介了我县乡村旅游,呈现了我县的美丽风光。

该影片编剧介绍,在创作《赶猪》时想把视角投向生活在农村里的小人物,将家风家训、自然生态、畜牧养殖、精神扶贫、创新创业等内容糅合在一起,来讲述一个普通农民情义并重,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故事。《赶猪》中赶的不只是猪,赶的还是人,赶的是明天,赶的是希望所在,赶的是使命所在。《赶猪》是励志类的剧情片,推动故事发展的是主要人物内心的欲望,他的这些欲望分为两个,一个是外在欲望,即挣钱发家致富;一个是潜在欲望,即自我改变、光宗耀祖。

在《赶猪》一片的整个故事架构中,专注于对鄂西北秦巴山区社会底层故事的凝视,在这里没有官与民的对立,没有穷与富的对立,也没有精于算计,有的只是熟悉的普通劳动者和不择手段的急功近利者。在秦巴山区,面对渴望被改变、被扶贫的人,追求自我改变的人就显得弥足珍贵,也尤显精神扶贫的珍贵。

萧广进一家是农民,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在他们身上没有太多的理论,只有实干兴家。在他们身上没有大悲大合,也没有大起大落,有的只是平实的生活,这种生活所经历的跌宕起伏,在秦巴山区百姓的眼中既熟悉又陌生。

像许多家庭一样,萧广进一家砥砺前行,也会受到方方面面的激励,有亲戚朋友的,也有家规家训的,其中家规家训的激励在潜意识里更大一些。

本片的主人公蹲得很低,不华丽、不张扬,只有日复一日的艰辛的付出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主要人物的欲望、挫折、行为逻辑和对生活的追求,都是秦巴山区农村生活的现实写照。

本片关注现实生活与底层人物身上的困境,也努力想给出一些解决困境的方法,终究未能如愿。

在创作中尊重生活,尽量减少没有原始积累的主观臆判,尽量使影片呈现的主观诉求与创作者个人的主观诉求和谐统一;力求将自己的审美与观众的审美有效链接,以赢得情感与价值观上的共鸣。

《赶猪》微电影,整个故事总体上节奏舒缓,凸显了秦巴山区的自然之美、秦巴人民的淳朴之美,展现了秦巴山区百姓对绿色养殖和生态养殖的不懈追求,以及畜牧养殖的永恒魅力。

《赶猪》中,萧雯一家的自我探索和顿悟,既是对脱贫致富的努力践行,也是对人生信条与现实冲突的固守,电影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出口始终是积极和开放的。借用一句网络热语:“《赶猪》虐我千百遍,我待《赶猪》如初恋”。

《赶猪》,赶得是猪也是人,赶得是坎坷和曲折的人生;《赶猪》,赶得是明天,赶得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编辑:周琼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