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促发展 助增收 ——竹山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纪略

时间:2018-05-24 14:39 来源:十堰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5

晟泰服饰上庸镇社区工厂车间里,工人正在紧张有序生产。

精准脱贫,产业支撑。今年以来,竹山县紧紧围绕 “一核两带三为主”发展战略,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任务、最大的民生,紧扣 “六个精准”要求,用足各项政策,汇集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金,拉长脱贫产业链,实现产业精准对接贫困户、贫困户富在产业链上。

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在竹山县竹坪乡店坪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养菌棚整齐排列,分拣香菇的工人满脸笑容。该合作社采取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现金入股、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方式,将农户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带动店坪、仁和寨、小阳沟林场村42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得胜镇金明村成立 “村社合一”的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叶基地990亩,带动首批194户入社村民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利益分红和土地流转等途径,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竹山县聚焦产业扶贫,不断壮大茶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通过 “长短结合”方式,引导贫困户致富增收。在党委政府与龙头企业的推动下,茶叶、食用菌产业发展热火朝天,一批批贫困户逐步走上脱贫致富路。

新型产业悄然兴起

在晟泰服饰上庸镇社区工厂,5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 “产业工人”。上庸镇党委政府全程提供 “保姆式”服务,该社区工厂于3月上旬进驻,并实现投产。该镇坚持把发展社区工厂作为带动就业创业、促进脱贫增收、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真正实现 “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当年进厂、当年脱贫”的目标。

在位于柳林乡的君浮商贸有限公司扶贫车间,40余名农村妇女脚踏五代全自动电脑平车,一针一线缝制新产品。该乡积极招商引资建立扶贫车间,解决留守妇女等群体无增收渠道的发展难题,带动其在家门口增收。

引进一个企业,兴起一项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竹山县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题的方法,创新发展扶贫车间和扶贫工厂,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又拓展了贫困户就地增收脱贫渠道。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在溢水镇涧沟金线莲产业基地,智能化温室大棚内金线莲蓬勃生长。为更好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溢水镇引进湖北金草堂药业有限公司,与涧沟村委会联合成立溢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40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得租金、基地打工得薪金、参与经营得现金,实现年增收2500元以上。

宝丰镇车家沟村,山上建茶园,路边发展蓝莓、大棚蔬菜。该村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与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流转土地600亩新建、补植茶园,带动149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与湖北盈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展大棚蔬菜100亩,带动34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5万元;采取 “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蓝莓基地100亩,带动45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基地务工等方式年均增收3000元,实现户户有脱贫产业。

产业兴、百姓富。竹山县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村社合一”“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不断壮大产业,让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

编辑:黄燕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