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融合”打通土地管理壁垒 丹江口实现一张图管权属

时间:2025-09-18 09:42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胜、通讯员王君锋、何琳涛)丹江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分散的土地所有权登记和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拧成“一股绳”,打破了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权属壁垒,实现自然资源“一张图”管理。今年,华润怡宝项目地块刚获农用地征收批复,这股“联动效能”就显现出来。相关部门迅速接力,内业定位与外业勘验双管齐下,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权属更新,保障了大项目迅速落地。

过去,两类数据标准不一、时点不同、格式各异,用起来常“卡壳”。为此,该局组建由7名技术骨干参与的攻坚小组,展开为期两个月的“数据清底”行动。他们一头扎进档案堆和图纸中,对全市20个镇(办、处、区)、863宗约23.3万公顷地块进行全面“体检”,逐一厘清界线、更新信息,建立起问题清单和权属变化台账。每一宗地都有专属处理方案,一张清晰、实用性强的工作底图逐渐成形。随后开发出一套数据融合检测软件,打通了技术堵点,自动捕捉权属变化的图斑,智能修正拓扑错误,让集体土地数据与国土调查数据在空间和权属上严丝合缝,为深度融合铺平道路。

针对部分已批建设用地“数据沉睡”问题,他们创新推出“日常变更+批量处理”机制。65宗、约95.84公顷国有建设用地与批文一一“对上了号”,通过“图—属—文”一体化核验,同步更新权属信息。部门之间也在土地报批、供应、登记等环节进行信息实时共享,确保土地一经批准,权属变更就“第一时间”启动。

如今,一套“数据梳理—权属核对—系统录入—动态更新”的四步长效工作机制已稳步运行。通过翻老照片、看新变化、跑现场核,27宗约15.16公顷登记信息与实地不符的地块“现出原形”,并全部据实更正。

六里坪镇宏达屠宰场项目就尝到了甜头。这块地早年被误登为国有土地,如今工作人员查阅历史协议、比对多年影像、反复实地勘验,抽丝剥茧,只用25天就还原真相,将其更正为集体土地。数据准了,底数清了,自然资源管理也就有了最可靠的基石。

编辑:陈琦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