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班当志愿者 送外卖体验生活 大学生的别样假期

时间:2025-08-19 09:43 来源:秦楚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755563024395

陈明欣在父母的早餐店卖早点。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徐国文 图/记者 吕世银

这个暑假,大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充实着自己的假期:有人成为托管班的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带去欢乐;有人送外卖,体会生活的不易;还有人在父母的早餐店帮忙,既可以锻炼社交能力,又能感受父母的艰辛……

从事志愿服务,成为托管班里的“孩子王”

“老师,这道题怎么做?”“老师,你看我画得好看吗?”

在茅箭区五堰街道四堰社区唐城中岳汇小区的一间教室内,十余名孩子正在学习,时而举手提问。耐心解答他们问题的,是包括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李东恺在内的3名大学生志愿者。

记者看到,除了课业辅导,李东恺和同伴们还精心组织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沟通协作,结交新友,感受同伴互助的温暖,提升社交能力。

今年暑期,四堰社区开办“快乐暑假·安心一夏”托管班。得知消息的李东恺第一时间报名。

“我大学就读社会工作专业,其核心宗旨是帮扶弱势群体,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李东恺说,孩子们绽放的笑脸,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认可。

李东恺家住东岳路金地广场小区。每天清晨,当许多同龄人还在梦乡时,他已早早起床,准时赶往托管班。

这次经历是李东恺的志愿服务“初体验”,收获远超预期。“首先,它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深化了对专业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切实帮助社区的孩子们,为他们提供指导和陪伴。”李东恺说。

与此同时,在黄冈市一个乡镇,十堰籍大学生苏任杰也在爱心托管班里辅导着孩子们。

就读于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的苏任杰,暑假前夕被一则黄冈乡镇爱心托管班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吸引——那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毫不犹豫报了名,并得到父母的支持。

“我从小就喜欢孩子,了解到托管班的情况后,更觉得孩子们需要我的帮助。”7月10日,苏任杰和实践团队一起从武汉奔赴黄冈,当起了“孩子王”,这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苏任杰坦言,这是一次双向成长:“我在辅导孩子们功课的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共青团十堰市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暑假,全市共开办“爱心托管班”308个,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900余名,他们用青春的热情和知识服务社会,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1755563039409

王子轩顶着烈日送外卖。

每天赶到早餐店帮忙,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8月16日清晨,张湾区汉江路街道银河社区银河小区内,哈尔滨师范大学大一学生陈明欣早早来到自家经营了15年的早餐店。此时,他父母已忙活了两三个小时。

正值早餐高峰,顾客络绎不绝。“您要点什么?”陈明欣一边招呼客人,一边麻利地盛饭、打包、收银,动作娴熟。直到上午10点顾客少了,他才稍作休息。

“小伙子有礼貌、干活麻利……”看着店内埋头干活的陈明欣,顾客陈大爷连连夸赞他懂事。

这个暑假,陈明欣每天雷打不动的“功课”就是到店里帮忙。“父母凌晨4点就得起床准备,太辛苦了。我放假没事,就想多分担点,让他们能轻松一些。”他边打包边解释道。

这份看似简单的“暑期工”,对性格内向的陈明欣而言,也是锻炼社交能力的好机会,“我性格有些内向,不太会和人主动交流,和顾客打交道多了,人也更放得开了。”

除了在店里帮忙,收拾家务、洗衣做饭也成了陈明欣的“工作清单”。

像陈明欣一样,不少大学生选择暑期在家里帮忙,大二学生小陈就是其中之一。

小陈的姐姐育有一子一女,姐夫和姐姐工作较忙,随着孩子幼儿园放假,带娃成了问题。暑期放假在家的小陈得知后,主动向姐姐提出白天帮忙照顾侄子、侄女的想法。

从8月1日侄子、侄女幼儿园放假开始,小陈白天在家带侄子、侄女,每天的日程被她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起来带着他们刷牙、吃饭,上午去图书馆看书,午休结束后在家玩耍或者去逛商场。

虽然是第一次带孩子,但小陈很快上手,这让她颇为骄傲:“用了几天就把两个小家伙的脾气摸得一清二楚,两个孩子都很听我的话,我也从中了解到为人父母的不易。”

兼职外卖骑手,挣钱社会实践两不误

8月15日11时许,站在路边的王子轩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外卖平台接单系统。提示音响起,一个奶茶配送订单弹出。佩戴好安全帽,王子轩迅速驶向取餐点。

王子轩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一名大二学生,自大一起,每年暑假都会兼职跑外卖。

提起这份工作,人们常联想到辛苦:工作时间长、风吹日晒、骑行风险高。然而,王子轩却乐在其中。“挣钱是次要的。”他坦言,“主要是想通过送外卖进行社会实践,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经验。”起初,父母出于安全考虑并不赞同他送外卖,但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最让王子轩难忘的是一次雨中送餐经历。车辆打滑导致他摔倒在地,雨点落在受伤的胳膊上,疼痛加剧。“那一刻真想放弃。”他回忆道,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这份兼职也让王子轩收获颇丰:不仅用劳动赚取了收入,更让他深刻体会到挣钱的不易。最显著的变化是,以前花钱大手大脚,现在就算买一瓶水也会考虑价格。

去年,王子轩用兼职所得购置了一辆摩托车。对他而言,这辆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专业学习的“教具”。

“我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平时会自己动手拆解摩托车。现在摩托车的一些小故障,我都能独立维修。”对于眼下的兼职收入,王子轩有着清晰的规划,“主要是用作应急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王子轩所在的站点共有外卖骑手80余人,像他一样的大学生有十多人,何会元就是其中之一。

“上大学之前,买什么东西就向父母要钱。现在上大学了,利用暑期挣一些零花钱,既能锻炼自己,也能给家里减轻负担。”何会元说,在这里,大家年龄相仿,共同话语也多,闲暇时也会一起聊天、吃饭,结交更多的朋友。

说话间,王子轩和何会元的接单系统提示音同时响起。两人迅速戴好头盔,再次汇入车流,取下一份订单。

编辑:陈琦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