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新语丨“无证明办事大厅”折射服务型政府温度

时间:2025-08-15 11:17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网评论员 陈新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339类电子证照一键调用,十堰市民办事正告别纸质证明时代。

张女士走进十堰市政务服务中心,准备申领卫生许可证。过去,她需要携带一沓材料,奔波于多个窗口。而这次,系统自动调取了她的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短短几分钟便办结了所有手续。“特别方便”,她感慨道。

在十堰,这样的场景正变得寻常。自2023年发布《“无证明”城市建设方案》以来,这座鄂西北城市通过数据共享与流程再造,实现了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的转变。

如今,339类电子证照“即调即用”,50类常用材料“一次提交、多次复用”,政务服务插上了数字化翅膀。

技术赋能,数据跑出便民加速度。在十堰市政务服务中心,“无证明办事大厅”正改变着企业与群众的办事体验。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电子证照库,十堰打通了31个部门的业务系统壁垒。

身份证、社保卡、不动产权证、营业执照等高频证照实现了100%全覆盖调用。

公积金贷款办理的变化尤为明显。过去,市民需要准备户口本、房产证等5份材料,如今只需在线授权,系统自动关联相关信息。“电子云签”平台的上线,更让签名签章全程电子化,群众办事实现“一次不用跑、全程掌上办、材料零提交”。

在不动产业务办理中,购房合同、不动产登记申请表等纸质资料已成为历史。申请人通过电脑或手机在线完成电子签名认证,业务办理时间从几天压缩到几小时。

这种便捷在十堰城区首张居住权证明办理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七旬闫老与女儿从咨询到拿到证明仅用半天,实际办理时间仅30分钟。

理念转变,从“群众跑腿”到“数据代跑”。技术革新背后是服务理念的深层转变。十堰政务服务正从“部门怎么管”转向“群众怎么方便”。这种转变在多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中得到体现。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将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等7个事项整合为“一站式服务”。新生儿父母通过鄂汇办App一次性申报,3个工作日内办结所有手续,告别了以往跑医院、公安、医保等多部门的“多头跑”困境。

同样,“申报办证一件事”改革让企业开办从核名到拿证的时间从一周压缩至1个工作日。

服务延伸,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改革不仅发生在办事大厅,更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今年7月20日起,十堰市公安局将48项高频户政业务延伸至社区警务室。立户登记、信息变更、身份证领取等事项实现“就近能办”。

对于特殊群体,十堰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务。竹山县双台乡一位下肢瘫痪居民在家中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身份证换领。民警上门服务解除了他的出行之忧。

在数字赋能同时,十堰保留了传统服务通道。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各政务大厅设立“帮办代办”窗口,专人协助信息填报和材料上传。线上便利与线下温情在这里有机结合。

十堰“无证明”城市建设的核心密码,是将技术革新与理念变革相融合。当数据代替群众跑腿,当“无证明”成为常态,折射出的是服务型政府的温度与为民初心的坚守。

相关链接:

大数据“代跑腿”,十堰“无证明办事大厅”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编辑:陆兴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