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2000多支志愿护水队、5700多个志愿服务站点、33万名志愿者,常年在库区巡河清漂,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今年以来,十堰全市27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
自觉守水护水节水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十堰320万人民自觉守水护水。丹江口市成立361个“小水滴”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组织,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20余万人,形成全域志愿服务网。“小水滴”志愿服务队袁慧,曾作为代表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分享十堰市“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的做法。
截至目前,十堰市已建立起“8+10+N”(8个综合性、10个区域性、N个专业行业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市县乡村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全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正在从“全面覆盖”迈向“精准滴灌”。
越来越大的“朋友圈”
同饮一江水,共做“守井人”。
十堰市着力深化北京和十堰两地民间交流,已开展“饮水思源 感恩十堰”宣讲等活动200余场次,联动京津冀豫鄂15座重要节点城市举办青少年守水护水节水主题巡讲,守水护水节水“朋友圈”越来越大。
同时,十堰市深入开展“美丽十堰 我们在行动”专项活动、“最美守井人”评选活动,开展优秀环保志愿服务队、优秀生态环保志愿者评选等活动,让守水护水节水家喻户晓。
8月13日,“美丽中国,志愿有我”南水北调九省(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合行动启动,共同守护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生态环境。
牵住机制和法治的牛鼻子
在十堰,守水护水“一张网”已经形成。
在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和10个县(市、区)分中心,“1336”水质智慧监测制度让守水护水更加有效。
同时,近年来十堰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和支沟分片包干治理体系,2489条大小河流配齐“管家”,“五长(河湖长、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联动”机制凝聚起监管合力。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法规,实施《守水护水行为规范》。(吕伟 叶相成)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