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越过秦巴山脉的褶皱
鄂西北十堰的青山绿水间
一库碧水正以静默的姿态
托起“中华大水井”的重任
◎晨雾中的十堰市丹江口。
北纬32°的季风携着汉水奔涌,与丹江在鄂西北相拥,共同孕育出中国版图上的仙山、碧水、汽车城——十堰。这里不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井”,更是320万十堰人守护的“生命之源”。
◎丹江口水库,请横屏观看。
2024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
久久为功的馈赠催生生态觉醒,十堰以72.01%的森林覆盖率、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PH值、溶解氧等109项监测指标中有107项为Ⅰ类,达到“直饮”标准、416种珍稀生物名录,向世界递交了一份山河作答的生态长卷。
◎十堰市城区。
如果说清水北上也有故乡,那么它的“根”一定是汉江。好客的丹江口大坝以其大国工程的底蕴挽留了它们,于是,丰沛水流被驯服为“生命甘露”,以南水北上滋养着沿岸的生生不息。
◎十堰地形及河流示意图。
前人夙愿挟江风寻觅,在后世化作水利工程的钢筋铁骨,展现出当代治水人“变通在我”的智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点击相应工程,解锁更多内容。)
这座亚洲最大淡水水库的库容达290.5亿立方米,相当于820个西湖的浩渺身躯,托起了北方1.14亿人口的饮水安全重任。
◎丹江口水库容量示意图。
水质极度敏感桃花水母(水中大熊猫)在丹江口库区重现。全球不足3000只的中华秋沙鸭选择此地越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于这里安家,这片水域已成中国淡水生态的“旗舰物种方舟”。
◎十堰市出现珍惜物种。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十堰催生了守水护水的“多维革命”。
◎丹江口水库环库公路,请横屏观看。
➤“大国重器”安装“智慧大脑”
无人机列阵,卫星俯瞰,260个“环库之眼”编织实时图景,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的丹江口水库在水云间虚实同频。
◎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示意图。
➤青山不负游子心
当北京市民拧开水龙头,那些没入水中的灶台、嫁接在异乡的柑橘树、刻在移民记忆里的乡愁,正在以每秒数百立方米的流量重构中国水资源的伦理刻度——每一滴南水的长流,都是丹江口库区人民用家园记忆置换的国家诺言。
◎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图。
照片剔除多余的色彩,昔日的面容更加清晰地浮现出来,隐藏的离愁被放大、再放大,刻满了震撼人心的奉献。
◎2009年10月25日,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艾河村,一位外迁老移民挥别亲友。(摄影 陶德斌)
为了一库碧水,十堰市46.9万移民挥泪告别故土,55.2万亩土地被淹没,13座集镇搬迁重建。
◎名字,一笔一画藏牵挂,横平竖直见担当。
➤祖辈的守水精神正于云端延续
从“为国家让路”的移民付出到“为天下守井”的志愿实践,几代人正以不同方式完成着清水北上的庄严承诺,中国式生态治理的时空对话从未如此生动。
◎一库碧水映照代代赤诚。
今日十堰,绿水青山的转化公式正在延伸。
◎AI创意图。
➤水经济裂变
农夫山泉、燕京啤酒、北冰洋等企业扎根汉江畔,形成“源头活水—纯净水—功能饮料—食品加工”一体化产业集群。一瓶水撬动了城市经济新引擎。
◎十堰市水经济企业已达355家,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
➤智造新生
马灯中的微光,长成血脉里的年轮,“干打垒”的精气神早已穿越芦席棚渗入东风商用车智能工厂的每个角落。
◎近年来,十堰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省63%;机械臂安装磷酸铁锂电池。
这个曾诞生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城市,与它的游子从未离别。如今,它已踏上从“内燃机轰鸣”向“车路云一体化”的史诗级征程。
◎东风汽车博物馆。
南水北调的碧波之上,十堰以新质生产力再叙低空经济新卷——每道穿云航迹皆追溯着时代的风,既是风动,亦是心动。
◎十堰市无人机工厂产线调试;方滩乡国家航空飞行营地飞行服务项目。
➤文旅融合
“美丽颜值”变为“经济产值”是十堰在“两山”转化间寻找的最优解,沧浪之水牵引着武当文旅龙头,好山、好水、好人文勾勒出景区、城区、库区、山区的现实底色。
◎丹江口水都花月夜街区。
◎武当山雪景。
从战略资源到发展动能,南水以全新形式回流故土,一库碧水正在重塑整个秦巴山区的价值坐标。
◎丹江口大坝今昔对比。
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数字为墨写下的治水新赋。而今,中国式水利智慧正以“开源”为笔,继续谱写水脉长卷的崭新篇章。
◎引江补汉工程现场图。
引江补汉工程全长194.7公里,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工程建成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均年调水量将增加至115亿立方米。双向调蓄间,恰似在华北与江汉间架起一座会呼吸的水资源“立交桥”。
◎自此,生在汉江边,饮上长江水。
峻岭搭“桥”,谈何容易?挡在引江补汉工程面前的是六个“最”的极限挑战。周旋于复杂地质,与其追着“最”字跑,倒不如破了“最”的局!
◎引江补汉工程技术创下六大“全国之最”。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脊梁”上,一代又一代追光者跨越时光。奋斗、奉献、传承、渴望,重复轮回,把一个个遥不可及的梦,联织为人间安澜的中国水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站在丹江口大坝观景台回望,汉水奔涌向北,恰似一条穿越千年的生态长河。这里不仅镌刻着“一弘清水永续北上”的使命担当,更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
◎丹江口水库。
*本文为十堰广电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文中部分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授权发布,禁止转载,其余图片为资料图片。
总策划:姚 峰
文案、创意、制作、Al、编辑:沈子豪 钱心玥
顾 问:朱 江
统 筹:狄永利
责编:刘爽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