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丹江口市,以路为弦,实施“引客入丹”工程,构建“快进慢游”立体交通体系,走出了一条交通引领、文旅增值、生态反哺的融合发展之路。
在河南淅川县汤山湿地公园公交站旁,一辆来自十堰丹江口的公交车稳稳地停下,淅川游客王小静准备带着家人乘车,到丹江口环库旅游公路游玩。
游客 王小静:“这个公交线路的开通,它单程是免费的,所以我经常带着家人朋友到丹江口去玩。”
为吸引外地游客到丹江口来旅游,去年,当地实施“引客入丹”工程,其中5 条旅游公交专线中,有3条免费线路直通丹江口大坝、水都花月夜、千岛画廊等核心景点,新能源观光车与生态停车场形成绿色出行闭环。
十堰丹江口市公共汽车公司办公室主任 赵静秋:“清明假期三天,我们共发送班次360班,运送旅客游客2.3万人次,极大地缓解了交通拥堵压力,也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开通了丹江口至淅川渠首的旅游公交线路,促进了两地旅游融合发展。”
除了公交便民服务外,丹江口交通运输部门,还依托全国首批旅游公路——丹江口环库公路,以“一轴两带三区”空间布局重构全域旅游版图,将交通线升级为沉浸式风景线,这条113公里的环库公路,蜿蜒穿行于青山绿水间,串联起星罗棋布的景点与村落。数据显示,环库公路通车后,沿线农家乐、民宿数量激增120%,其中2024年自驾游占比达65%,带动库区农副产品销售超8亿元,真正实现“修一条路、兴一片业、富一方民”。
农家乐店主 董贤梅:“主要国家的路修得好,我们这里游客多,外地人来一看就觉得我们这里环境也可以,吃喝各方面(消费)全靠这个路。”
交旅融合,激活了丹江口特色产业的“一池春水”。截至目前,当地的“武当山水”饮用水,通过公路服务区直营点销量增长40%,丹江口翘嘴鲌在游船餐厅成为网红美食。环库公路沿线的60个特色村落,借势发展渔家乐、非遗工坊等业态,库区群众年均收入增幅达15%。今年一季度,丹江口市累计接待游客约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2.95%;实现旅游总收入17.61亿元,同比增长14.16%。
长江云新闻记者 许可
丹江口台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