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翁红 徐静 通讯员 李梦琳)就业是民生之本。郧阳区创新打造社区“零工超市”,通过“家门口就业”新模式,将岗位送到居民身边,让灵活就业更便捷、更暖心。
每天,家住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的居民赵香云送完孩子后,步行不到五分钟,就来到“零工超市”上班,工作内容是把“超市”里的袜子包装好,她一天大约能翻三四千双。工作完成后,她就在“零工超市”用挣到的积分兑换蔬菜。
“零工超市”不仅采用现金、积分、日结、月结等多种方式结算工资,而且灵活的工作时间,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工作。
居民柯玉华介绍,他已经60多岁了,不用出门打工,在零工超市工作换生活用品,自己很满足。
青龙泉社区是我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有居民近1.5万人,其中老人、留守妇女、残疾人占一半以上。为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21年以来,社区以“零工超市”为突破口,构建“党建引领、社企协同、群众参与”的就业服务新格局,先后搭建5处“零工超市”,1600余名居民实现“订单不断档、天天有活干”,每年还为集体增收5万元。
青龙泉社区党委书记侯晓东介绍,社区引进项目的标准就是简单易学、上手快,目前社区有织袜子、翻袜子、织玩具等工作内容,订单来源渠道比较广泛。
居民常玉珍说,在这里工作环境好,活不难不重,做起很轻松。
“零工超市”不仅开在安置区,在郧阳区城关镇,居民贺琴也在零工超市找到事干,她白天在“零工超市”上班,晚上还可以看店、带孩子,多加一份收入。
贺琴所在的兴郧路社区是郧阳区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辖区内有三所学校,陪护孩子上学的留守妇女多,闲置劳动力有1000多人。2024年,兴郧路社区采用“社区+企业+作坊”模式,建立“上班时间跟着上学时间走”的灵活就业机制,引进针织、电子、玩具等企业,形成"零工超市”集聚圈,提供简单易上手工种岗位。贺琴说,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可以挣1000多元,她很满意。
截至目前,郧阳区已推广兴办“零工超市”119个,涵盖袜业、香菇、电子、玩具、汽车坐垫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帮扶8800余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困难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