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咖啡进村,底气在哪儿?

时间:2025-04-15 18:26 来源:汉水襄阳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近期,襄阳一家“村咖”火出圈,开业一周一万多人,来麦田里喝咖啡,《人民日报海外版》《湖北日报》纷纷关注,村里专门建起一百多米栈道,不会损坏农田。

7e660550b5d42960e2732fa47d35d87b

4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03版

fc2b9d493da97b8329631eeaa025e980

4月1日《湖北日报》03版

83114c38243b2d392dad4f451d4590b9

四月伊始,静谧的卧龙镇屠巷村飘出现磨咖啡的香气。

轻踩油门,一路向前,油菜花田仿若梵高笔下的画作,夹道相迎。红色的三角屋顶上,“世界岛”的名字格外醒目。

fcd394dbf54f483394a97140616c407d

0660d3af4d61b5f823232e22b36de06c

手捧拿铁的女孩,沿着原木栈道步入麦田,裙摆肆意划过麦浪。她蓦然回首,仿佛“撞”进了宫崎骏动画的取景框。

这几天平均每日客流量突破千人。”谈及和团队伙伴共同打造的“世界岛”,创始人“95后”都夷腾与妻子韩卓怡相视一笑,眼神里满是自信。

53a31d41992941797a5544a7a71a7816

都夷腾与韩卓怡是一对海归夫妻,在他们眼中,“世界”是一幅流动的叙事地图。他们期望用极具国际化风格的咖啡文化,讲述最质朴的乡土故事,让每一位来到“世界岛”的人,都能寻得心灵栖息的港湾 。

留英海归,返乡创业。包括都夷腾在内的7人团队,仅用29天,在襄阳的麦田里“种”出了一座新地标。

都夷腾说,这离不开屠巷村党支部书记李辉的大力支持,也展现出一支年轻团队的执行力。

“从品牌塑造到运营筹备,反复推敲每个环节……当初,我说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在麦田里‘种’出一座咖啡馆,很多人觉得我在搞笑,如今,我们用行动证明,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正以最务实的方式规划他们的工作与生活。”都夷腾说,待麦收季结束,他们打算种向日葵,让“世界岛”四季有景

5a27eff3511647dd7412f970a5435db5

这段时间,夫妻俩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选择返乡创业。

都夷腾说,他曾游历世界100多个国家。在他眼中,乡村绝不只是散发着泥土气息、承载着思念的地方,同样能兼具现代、时尚与多元的特质。

“返乡并非退守,反而是勇敢的开拓。”都夷腾说,这些年,他和韩卓怡留意到三、四线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短板。于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在乡村打造更具互动性的场景,并借助这些场景搭建城乡沟通的桥梁,既为青年人提供情绪价值,又为乡村振兴探寻可行路径。

73b3de9748a13a37b17cb592573fd40e

今年,都夷腾和韩卓怡计划在襄阳打造5个乡村振兴标杆项目,其中包含田园综合体、乡村咖啡馆、文创工场等,打造乡村互动新场景,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乡村生活体验。

此外,由于团队成员超过半数都是留学生,他们正在筹备“双语助农”计划,通过英语直播为当地农产品带货,把襄阳的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当咖啡遇见乡村

便成了“村咖”

近年来,在襄阳

越来越多的乡村咖啡馆

从田间地头“长”了出来

坐船进村喝咖啡

近来,在谷城南河小三峡景区,一间只能通过乘船抵达的咖啡店,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打卡。

584519812664f5e80246c73104333607

南河小三峡码头乘船出发,沿途,文龙书院、文王跑马道、娘娘洞等景点依次映入眼帘,两岸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为这趟旅程增添了一份期待。

126cf2d11d501ded53dabd5f1e6ce0ad

坐船行驶约35分钟后,矗立在小龙滩上的南河见山咖啡店终于映入眼帘。

bef0d20cf2c8e4ddca1305c308ae1d9b

坐在落地玻璃窗前,一边品着咖啡,一边欣赏着“两岸青山相对出”的美景。窗外,白色的帐篷与树间的吊床相映成趣;孩子们在秋千上嬉戏;码头旁的河滩上矗立着南河版的“孤独的一棵树”。

“‘80后’设计师,返乡创业,山沟沟里卖咖啡”,这是程星星给自己写下的标签。

67036c974d674b5152a04f081fafdff7

在从事设计工作的十多年里,程星星持续关注乡村中潜藏的商业蓝海。通过不断学习和实地考察,他最终决定在家乡开一家咖啡店。

最多的一天卖了200杯咖啡。”说起开业以来的高光时刻,程星星满是骄傲。

241bbf725df67d9006d0bff9b77314f3

除了推出创意茶咖,程星星还在镇上和村里的支持下,联合周边农户推出了“咖啡+农特”礼盒。他将南河香菇、高山茶叶、蜂蜜等农产品制成伴手礼放在咖啡店销售,形成了“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的模式。

在乡村遇见咖啡馆!

一把躺椅,一杯咖啡,身旁是绵延的麦田,暖风在耳边呢喃,这是襄州区黄龙镇向湾村里常见的风景。

a2d60cf70946b9b38dd64aaa3d3c016b

“咖啡馆开到村里,底气在哪里?”面对记者的提问,返乡创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郎慧琛笑着说:“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7d912ee99e84623704242b851cae07af

366421e79b657e278a0638a886d6ca7f

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了红军路、红军英雄纪念碑、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基本建成,该村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美丽乡村建设给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配套设施日渐齐全,参观、采摘、游玩、就餐一条龙,游客可以在这儿待上一整天。所以在这里开咖啡馆,并不稀奇。”郎慧琛说。

4954a91ff06dddc6f3dd27931ff92b28

郎慧琛告诉记者,咖啡馆只是创业项目的其中一个板块,项目全称是“新村民城乡文化交流空间打造计划”。创业团队成员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三分之一是“海归”,他们管自己叫“新村民”,以不取酬的形式聚在一起,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在郎慧琛团队的构想里,这个平台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

e1eb0b9dfe48a1f45f10ddd0ae620c36

院落里有设计室、直播间、阅读角。设计师负责为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第一款产品是由黄龙冬桃、老酒堡手工酒、向湾大米共同组成的礼包;主播负责帮村民带货,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阅读角则提供乡村振兴方面的各种书籍,供“新村民”充电。郎慧琛经常翻看的《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上,被密密麻麻地做上了笔记。

f6dad1b7bd5d7539c053e798c8c8ec62

而在城市端,他们将建立一个“新村民”交易集市,在那里销售各种特色农产品,目前正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选址工作。

除了想帮乡亲们致富,他们也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就业,目前六名员工中,有四名都是附近的青年。

让“新农人”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源代码

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围绕这一目标,近年来,襄阳积极引导各城区政府制定各类扶持政策,发掘、培育优秀农业农村创业项目和人才,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创客扎根基层。

市人社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襄阳新增返乡创业7452人,同比增长16.7%,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亿元,带动就业6万余人,创新创业涌动出新“春潮”。

在税收政策上对符合条件的农创客创办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规定给予税收减免。在土地政策方面,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保障农创客农业创业用地需求,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等方式与农创客合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在金融支持上,地区政府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适合农创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 “农创贷” 等专属信贷产品,给予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和优惠利率。建立农创客融资担保机制,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其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此外,还探索开展农业保险创新,针对农创客创业项目特点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产品,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 “村咖” “村焙”等越来越多的乡村创业项目不断涌现。更多的 “新村民” 扎根乡村,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年轻人有知识、有活力、有创新精神,是乡村创业的主力军,蕴藏着无限可能。襄阳要努力当好解码乡村振兴的“翻译官”,让新时代青年与广袤土地深情对话,让每个返乡的新农人都能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源代码。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