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龙韵村:“幸福账单”里的协商答卷

时间:2025-04-15 14:41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陈新才 陈红梅

4月11日,十堰市郧阳区龙韵村。

“今年一季度共接待游客110多万人次,村集体纯收入37.5万元,比去年翻了两番!”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敏翻开笔记本,细数春日暖阳里刷新的“幸福账单”。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郧阳区政协委员与村民“一线协商”结出的硕果。

龙韵村位于郧阳区柳陂镇,紧邻汉江,是我省首个由易地扶贫搬迁新建的行政村。

2019年,当地24个村的843户村民搬进龙韵村新居。“‘搬得出、稳不住’的难题,像一块石头压在村民心头。”李小敏坦言,以前村里配套产业单一、就业门路窄,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小孩守着新房,大家心里没底。

2023年初,转机出现。彼时,郧阳区政协组织调研组在龙韵村蹲点月余,通过12场围炉夜话、院落恳谈,收集到群众最多的诉求是“想在家门口挣钱”。随后,调研组提出“建设武当不夜城”的方案。

2023年4月,武当不夜城项目仅用100天就建成开放,紧接着的五一假期,3天涌入游客30万人次。108家商户抢滩入驻,69名外出务工者返乡,400余名村民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

曾经在外地打工的岑丽瞅准机会,在武当不夜城街区开起“国潮编织局”。

“日子比毛线团还紧实!”岑丽说,店铺刚起步时,连原料都凑不齐,是政协委员帮忙联系到供货渠道,还请来直播老师。现在,手工钩织品通过网络卖到全国,2024年净收入预计突破6万元。

在郧阳区政协推动下,“三方联动”机制成为激活龙韵村发展的引擎。与区直部门协商,修通环村路、建智慧停车场,30班次公交每天往返城区;指导村集体成立景区运营公司,将200多家商铺、工坊纳入统一管理,串起非遗手作、民宿集群、风情街、小院咖啡等业态,形成白赏风景、夜逛街区、全时体验的文旅闭环;发动政协委员“一对一”结对,引入亲子农场、夜间演艺等项目,游客停留时间从3小时延长到8小时。

协商的触角更延伸到基层治理。通过23场“场院协商”,解决路灯布局、垃圾分类点选址等难题,推动爱源广场、幸福塔等18处景观节点建成。村史记忆馆中收藏的村民搬迁故事,巷道路灯杆上挂着非遗剪纸,这些都源于协商会上村民的“金点子”。

“当初递‘愁单’,现在交‘喜单’。这一来一回间,是政协委员把会议室搬到了乡间地头,把金点子变成了好收成。”李小敏介绍,2024年,龙韵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38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50万元,较2022年增长124%,人均年增收1.6万元。

编辑:陈琦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