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十堰城区车城广场绣球花怒放,像精心编织的梦幻绒球,花海间,满是市民的欢声笑语。
记者7日从市文旅局获悉,清明假期(4月4日至6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51.2万人次,其中 A级景区89.1万人次,武当山15.44万人次。全市各大景区游人如织,赏花踏青、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齐头并进,勾勒出一幅“春游经济”的活力画卷。
赏花踏青,乡村游热度高涨
踏青游、赏花游、近郊游、红色游和本地游成为清明小长假火热出游方式,乡村旅游景点成为出游主要目的地。
以赏花为串联,竹溪县推出生态露营度假、康养休闲慢生活体验产品,竹山县举办第三届“茶香十里竹山乡遇”山水茶园徒步行活动,丹江口市习家店举办赏花音乐沙龙,茅箭区、张湾区村镇近郊游等备受游客青睐。郧西县关防乡油菜花海春游季促消费活动创新推出“文艺演出+农特展销+汉服秀+篝火晚会”多元体验,房县樱花岛赏樱花活动推出非遗独竹漂、高杆船技、汉舞诗诵会等特色内容,郧阳区龙韵村推出“落日coffee·花漾躺平”花园通票,畅游花海、藤编秋千、田园烤肉等体验项目,吸引了游客的关注。
多元体验,特色街区夜游火爆
夜晚的十堰同样魅力非凡,特色街区的夜游活动为游客们带来了别样的体验。
清明时节,武当山春意盎然,游客们纷至沓来,徒步登临金顶,俯瞰云海翻涌。经过精心打磨,《武当一梦》主秀升级版在武当一梦园区震撼上演,凭借环幕投影、全息成像等科技手段,园区游客天天爆满。
“演出将武当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武当文化的魅力。”游客吴微高兴地说道。
在玉虚宫的花灯会现场,五彩斑斓的花灯将古老的皇家建筑群映照得如梦如幻。玄武、仙鹤等主题灯组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游客们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现场还有身着古装的工作人员,为游客讲解花灯背后的文化故事,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在光影中感受“一步千年”的时空穿越。
丹江口市水都花月夜景区推出了“南水北调号”巡江夜游,游客乘船欣赏汉江两岸灯光秀的同时,还能观看《梦回均州》实景演出,实现“白天观山水、夜晚品文化”的全时段体验。竹山县桃花源街区将绿松石文化与夜游经济结合,游客不仅能品鉴国家级非遗“竹山绿松石雕刻”,还可参与非遗皮影戏互动。在房县西关印象,这里打造了以“茶香四溢·西关踏青”为主题的春日盛宴,活动以“茶”为主题,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打卡。
惠民让利,活动助力市场繁荣
为释放消费潜力,清明假期,全市各景区纷纷推出惠民让利措施,充分激发消费潜能。武当一梦演艺园区光影秀推出家庭套票优惠;郧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对学生群体实行半价优惠;仙女洞龙吟峡旅游风景区票价7折出售。
在“2025DOU游神韵武当”、“荆楚四季村晚”、2025年湖北省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等活动的助力加持下,整个清明假期全市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武当山景区开放时间提前到早上6点,竹溪县组织陕西近百家旅行社走进竹溪采风踩线,启动“陕西老表游竹溪”活动,竹山县迎来省外大型团队。
从“武当一梦”光影秀的科技赋能,到“陕西老表游竹溪”的客源开拓;从乡村旅游的“微改造精提升”,到夜间经济的“沉浸式场景营造”,十堰正以全域旅游思维构建“全时空、全要素、全龄段”的消费新生态。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放大清明假期的“溢出效应”,通过“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爆款”的活动矩阵,为十堰的发展贡献文旅力量。
(记者 周仑 张婧)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