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设施渔业蓬勃发展,特色水产品“出圈”又“出彩”

时间:2025-04-07 21:09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好山好水出好鱼。今年以来,十堰围绕加快建全国绿色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聚焦绿色、科技和品牌,着力发展壮大设施渔业。一季度,十堰水产品产量2.62万吨,同比增长5.05%

在郧西县河夹镇箭流铺村数智渔场,从事水产养殖6年多的苏新添,见证了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给渔业养殖带来的全新变革。依托物联网、5G等技术,这里每个鱼池的水质、水温、氨氮等数值不仅能够实时显示,还可以通过手机精准控制、实时监测。相对于传统土塘,现在苏新添的养殖工作更省时、高效。

壮大设施渔业规模  让产品“出圈”又“出彩”2025471948371

这家数智渔场不仅用上了智慧养殖系统,还建设了光伏大棚,实现渔光产业互补。该基地的装机容量为1.4兆瓦,每天可发电7000余度,不仅能保证渔场日常生产经营用电,余电还可上售卖

科技赋能,提高的不仅是渔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优质水产品也需要现代养殖方式加持。前不久,一批批鲟鱼苗被运送到郧阳区梅铺镇汉江鲟鱼谷二期养殖场,经过分拣后投放到各个鱼池中。这些鱼池每个直径为16米,深2.28米,可投放300至400尾鲟鱼,每池约能养殖4吨鲟鱼

wcjFpJ+hxNhhQAAAABJRU5ErkJggg==

作为一个集鲟鱼养殖、加工、文旅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渔业项目,汉江鲟鱼谷二期采用工厂化循环水技术,配备192个标准化鱼池,养殖水体达到14万立方米,公司通过选优改良品种,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据介绍,一条养殖8年的鲟鱼体重可达100斤左右,能产出约7.5公斤鱼子酱,每克鱼子酱价格约8至10元,每条鲟鱼的产值近7.5万元

wMVCBFqWYCsdwAAAABJRU5ErkJggg==

近年来,十堰市郧阳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推进渔业现代化、集约化、特色化运营模式,现代渔业养殖方式蓬勃兴起。在安阳镇龙门渔场除了80亩生态养殖区,还在加快建设设施渔业养殖区。龙门产业园计划在5月1日前全部建成,10月实现满产,预计年产值可以达到2000万元以上。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郧阳区今年将高标准设施渔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渔业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目前已建成并投产的设施渔业基地有13家,养殖水体27万立方米。郧阳区安阳横山村育苗繁育基地正加快建设,力争实现年产10亿尾鱼苗繁育目标,为十堰设施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种业支撑。

fXmEAz4XJbgHkNEV6me1fnlY6xCX9H+LwdK2+8kMnAAAAAElFTkSuQmCC

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近年来,十堰积极发展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态流道养殖等陆基设施渔业新模式,十堰设施渔业规模达204万立方米,与2020年相比,增长25倍多,年均增长126.1%,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十堰正全力构建“丹江鲌”供应链,建设、运营好“丹江鲌供应链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加强即食类水产品研发,推动加工企业提产扩能;组建十堰设施渔业专家团队,建立渔业乡土人才专家库;加强水产品“两品一标”认证,规范“丹江鲌”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与管理,切实把“丹江鲌”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微信图片_20250407200309

目前,十堰正积极争取各级奖补资金,出台相关措施,鼓励龙头企业、渔业专业合作社等发展经营性社会化服务,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等方式,提高渔业生产质效。今年一季度,十堰水产品产量2.62万吨,同比增长5.05%。

十堰市水产局副局长袁成表示,十堰将围绕“提供优质水产品”的目标,打造“好水好鱼、优质优价、高产高效”的国家级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力争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5.8万吨,渔业产值突破20亿元,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全国绿色农产品输出地做出渔业贡献。

(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阳融媒记者 张起 郧西融媒记者 周潞

编辑:陈琦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