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白孟尧 通讯员 郭军 李正东)日前,竹溪县龙坝镇镇村干部联手,成功救助了一只翅膀受伤的“白鹭”。目前,白鹭伤口愈合良好,进食正常。
2月20日12时许,竹溪县龙坝镇吴坝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可立下班途中,在村文化广场前的河道中发现一只受伤的“大白鸟”。陈可立说:“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鸟,它左侧翅膀有明显的血迹,一直在地上挣扎,但是已经飞不起来了。”于是,赶忙将其弄上岸。
为救助这只鸟,陈可立立即联系龙坝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当班的龙坝镇相关负责人立与镇林业站人员赶往现场,将大白鸟转送到竹溪县林业局进行救治。
经辨认,受伤的大白鸟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白鹭。交接时,工作人员表示鸟的翅膀受伤严重,需妥善处置伤口,待白鹭状态好转,具备放生条件后放归大自然。
白鹭鸟也叫鹭鸶,每年10月份迁到南方越冬,次年三四月份回到北方繁衍生息。由于其对自然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也成了评判某个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硬指标”,而白鹭也因此有了“生态鸟”的美誉。
位于龙坝镇境内的龙湖湿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冬季,龙湖湿地公园会迎来大批珍稀鸟类来此过冬。水面上鸳鸯成双成对窃窃私语,库区小鷿鷈、绿头鸭、针尾鸭、鸬鹚、大白鹭成群结队热闹非凡。
大量白鹭和野生鸟类在龙坝镇栖息是竹溪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竹溪县切实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一城四地”。先后建成湖北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北偏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张绿色名片。竹溪县在全国500个资源富县中排名213位,动植物、林业资源特别丰富,是全省生态林业大县,竹溪县又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宝库”,现在已经查明维管植物204科1043属3310种,其中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2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120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36种。脊椎动物28目98科218属31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鸟类15目43科14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1种。昆虫类15目87科356种。特有鱼类12种等资源,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多样性大观园”。全县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20多项“国字号”荣誉。
编辑: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