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三产融合 激活“水经济”

时间:2024-12-21 20:11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丹江口融媒记者 巫铭铭 黄候 范琦琦)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市在坚决扛牢“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的同时,谋深做透“水文章”,全面激活“水经济”。如今,水经济已成为驱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12月21日(24)

在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24小时满产运转,取自丹江口库区的优质水源通过高速水线,1分钟即可生产600瓶天然弱碱水。

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鹏介绍,目前,公司共有13类系列产品,年产值可达5.19亿元,依托丹江口水源地供应链平台,产品销往北京、天津、河北、武汉、河南等地区,逐步打开全国市场。

同样,在相距不远的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北冰洋)产业园,这里平均每秒有10瓶饮料下线。

12月21日(23)

为让水产品快速走向市场,丹江口市还通过搭建水经济供应链平台,优化物流、仓储等服务,降低了企业生产物流成本。今年9月开通的“堰水进京”铁路物流专列,让一吨水物流成本同比下降36%,较公路运输成本降低49%。

丹江口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介绍,目前,公司已搭建了丹江口市水产业产品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成立了水源地供应链公司,通过充分发挥北京一轻、武当山水等企业链主的引领作用,构建了从饮料生产、罐体加工到包装设计、产品营销的全产业链生态,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壮大本市的水经济。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丹江口市水经济相关产业创造地区生产总值124.1亿元,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12月21日(21)

抢占水经济发展新赛道,还体现在设施渔业上。为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丹江口市渔业生产从库区大水面养殖转为向陆地要效益。在均县镇寨河村奔富渔业厂房内,集约节约高效的养殖模式,让洗脚上岸的渔民顺利实现转型,收入可观。

丹江口市奔富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柳说,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一年收入约有300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售出40多万斤鱼,销售额达700多万元,年底还有近15万斤鱼要卖。

12月21日(22)

借助一库碧水,丹江口市还将“水经济”的触角延伸到第三产业,着力打造以“夜游汉江·浪漫之旅”为主线的精品文旅项目。夜幕降临,踏上均州号游船,感受一场水上城市灯光秀,映入眼帘的是美丽夜景,蕴藏其中的是丹江口市“水经济”的华丽蝶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是丹江口市水经济蓬勃发展的十年,更是从传统经济模式向新型绿色经济模式转变的十年。十年来,丹江市将水经济作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中国好水”金字招牌,以“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谋深做透“水文章”,全面激活“水经济”,形成了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