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换物捐给有需要的人 这个十堰人3个月换取上万元物资

时间:2024-12-10 10:07 来源:十堰晚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733792045870

莫芝斌(左)用自己的书法作品换得一批爱心蔬菜。

身穿黄色马褂,肩背帆布包,手拿一幅卷轴,面带憨厚的笑容,进店就问:“老板,我是写书法的,想用我的一幅字换你的东西……”12月2日,十堰人莫芝斌走在京东路上,开始了他大胆的公益活动。

莫芝斌的目标是用自己的书法作品换取文具、书包、牛奶、粮油、棉鞋等物品,转手捐给需要帮助的人。短短3个月,他已换取价值上万元的商品,同时他的书法作品被多人收藏。

进店拜访 多次碰壁后他如愿换得牛奶

当天,记者跟随莫芝斌一起,体验这种新奇的换物方式,他的计划是换取两箱牛奶。莫芝斌一路走来,通常是两种结果:一种很干脆,两个字“不要”;另外一种则是“老板不在,我是打工的。”“好,打扰了。”莫芝斌不作过多逗留,转身前往下一家。在和店家交流的过程中,有人认出他,说:“我在网上看过你的视频。”尽管知道他是在开展公益活动,对方还是谢绝了他的要求。

接连进了几家商店,均无功而返。后来,莫芝斌走进一家超市,女店员拨通老板的电话,老板认可了莫芝斌的做法。随后,莫芝斌在店里铺开随身携带的卷轴和毛笔、墨汁,笔走蛟龙,“商通四海”4个遒劲大字跃然纸上。莫芝斌特意叮咛店员,等墨干透后再把书法作品卷起来存放。

在和店方合影留念后,莫芝斌提着店家赠送的两提牛奶“打道回府”。当天的活动,得偿所愿。

突发奇想 以字换物开展公益活动

1733792061842

莫芝斌把换来的手套、鞋子捐给山村留守儿童。

今年45岁的莫芝斌是十堰人,笔名墨凡,曾就职于湖北一家大型国企。他自幼喜欢书法,一直修炼精进,在十堰书法界拥有一定知名度。他的多篇书法作品斩获全国大奖,同时担任十堰市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茅箭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等职务。几年前,莫芝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生活无忧。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印刷业的发达,很多人改用键盘敲字,或购买印制的春联等物品,能写一手好字的人越来越少。书法的重要性在下降,莫芝斌为此忧虑。

如何才能有效地、最大化地推广中国书法?莫芝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次,他的脑中灵光一现:何不进行街头拜访,现场创作书法作品,以此向商家换取商品,然后把现场拍摄的短视频发布到网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呢?他计划把换来的商品全部捐给有需要的农村孩子、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自己分文不取。

一次和朋友交流时,莫芝斌将这个想法和盘托出,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项公益活动,值得一试。莫芝斌特意将这项公益活动命名为“以字交友,交换美好”。

首次登门 他紧张得忘记了“腹稿”

9月初,莫芝斌正式开启“交换美好”行动。他选择的第一条街道,是商业氛围浓厚的上海路。

莫芝斌背着笔墨和宣纸,行走在上海路街头,准备寻找店铺拜访。尽管之前练习多次,还准备了“台词”,但毕竟是第一次,他十分紧张。一名帮忙拍摄视频的朋友为他不停打气,踟蹰许久,他终于鼓足勇气,走进一家烧烤店。

找到烧烤店的女老板,莫芝斌事先打好的“腹稿”居然忘了。他迅速平复心情,和女老板低声交流。女老板起初以为莫芝斌是个没钱吃饭的落难者,同意给他一些食物。经过交流,女老板才明白莫芝斌是“以字交友,交换美好”,当即爽快同意。由于是第一次,属于“练胆”阶段,莫芝斌害怕被拒绝,没有提让店家赞助物品的要求。

在烧烤店写字,莫芝斌又经历了考验——许多人上前围观。以前,他大多在家里或工作室写字,环境安静无人打扰,写失败了可以重写。这次是现场创作,难度加大。为了确保一次成功,莫芝斌在调墨时努力调整状态,接着挥笔落墨,写下“生意兴隆”4个大字。女老板非常满意,非要拉着莫芝斌品尝店里的烧烤。

虽然没有交换到物品,但莫芝斌说:“这是我迈出的第一步,我认为是成功了。”回家后,他将现场短视频发到网上,浏览量近10万,点赞超过600个,算是收获“开门红”。

收获感动 许多好心人主动捐物

现在,莫芝斌每周要进行两次街头拜访。在他的“交换美好”之路上,有挫折也有感动。10月21日,他来到华西农商城,一连去了4家店铺均遭到拒绝,拒绝的理由有“我不需要书法作品”“我对书法不感兴趣”“我是大老粗,书法作品用不上”等。

直到遇到第5家店铺——湖北盟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事情才有转机。这家公司的员工打通老板肖先生的电话,肖先生反复询问莫芝斌:“交换的物资是不是一定拿去做公益?”莫芝斌给出肯定的答复,并且承诺捐赠物资的视频会公布在网上,肖先生马上捐出土豆、洋葱、白菜、冬瓜、萝卜等各两大袋。当天,莫芝斌就将这批物资运到十堰市社会福利院,并现场写下“福寿康宁”4个大字,祝福大家健康长寿。

11月3日,莫芝斌来到火车站小商品市场。在一楼,他打算交换一些文具,遭到接二连三的拒绝。在二楼,他遇到一名男老板,对方愿意交换10双棉鞋。不仅如此,男老板还为莫芝斌引荐了“征峰鞋业”的女老板。莫芝斌表明来意后,女老板当场拿出100多双小孩单鞋、雨鞋和棉鞋。她说:“献爱心我愿意,以后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联系我。”

这批鞋子和另外一次换来的手套等物品,被莫芝斌送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双龙堰村,分发给村里的留守儿童。

随着时间推移,以字换物逐渐有了一定热度。有时候莫芝斌刚进店门,就被店员认出:“你是墨凡老师,我在网上刷到过你的视频。”

前几天,莫芝斌专门去了佰昌物流园。在拜访的过程中,他走进一家“旭霖特产”门店。店主陈女士以前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一直对社会心怀感恩。由于该店主要经营茶叶,莫芝斌说:“仙山秀水出好茶,必须要大力宣传我们十堰的优秀土特产。”他为陈女士写下“武当道茶”4个大字,陈女士当场捐赠一批房县黑木耳,并表示还将捐赠米面粮油。

惠及多人 他希望把活动坚持下去

在“交换美好”的路上,莫芝斌愈发感受到这项公益活动十分有意义。一次,在十堰城郊养鸡的残疾人王先生慕名找到莫芝斌,想求一幅字。考虑到王先生殊为不易,莫芝斌去王先生的山场,为他写下一幅“向阳而生”的书法作品,鼓励他自强不息,勇敢创业。

3个月里,莫芝斌的公益活动开展近30次,其中书法换物成功率大约在60%。在“交换美好”的过程中,收到粮食、蔬菜、牛奶、鞋子、文具等各类物资,折合现金1万多元。这些物资大多已经捐赠。受到他帮助的,有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留守儿童、残障家庭等,共计100余人。剩余的物资,莫芝斌将陆续捐出。

同时,莫芝斌将记录这些过程的短视频发布在网上,播放量达50余万次。他的举动引起许多人对于书法的关注,他的书法作品被一些人收藏,有些市民主动找到他,请他当书法老师。

“人间烟火气,一墨抚凡心。”莫芝斌说,他将长期坚持这项公益活动,争取惠及更多人。(十堰晚报 文、图/记者 罗伟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