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吊瓜成熟时节,在十堰市房县军店镇中村村600百亩吊瓜基地里,三五成群的村民忙碌在田间地头,构成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
在房县军店镇中村村600百亩吊瓜基地,橙的、黄的、绿的吊瓜有序错落地悬挂在瓜藤上。瓜棚之下,村民们手提桶、肩挑篓筐在其间来回穿梭,忙着处理成熟的吊瓜。吊瓜从种植到摘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这为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开拓了增收途径,63岁的村民熊经云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吊瓜,又名栝楼,除了瓜皮和根茎可作为中药材外,瓜瓤中的瓜子晒干后还可直接出售,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今年是中村村种植吊瓜的第三年,为发挥集体产业示范引领作用,村里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农户参与”模式,带动村民发展产业。今年,吊瓜喜获丰收,单个吊瓜约重1.5斤、产籽近140粒,总产值可达300余万元。
吊瓜经济价值高、种植效益明显,种下当年就能挂果,可连续5年受益。这样的“短平快”产业,让中村村鼓足了壮大吊瓜产业的信心。
(来源 垄上行 十堰台 房县台 编辑 黄远 舒畅 编审 涂丹 监制 杨斌)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