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祝雪峰 陈婷 罗奎)十堰市房县化龙堰镇广泛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
每天下午,化龙堰镇上湾村一组的同心小广场上就热闹起来,村民们相聚在一起聊着家常,跳着广场舞。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地。一组村民一直想把村口的荒草地改造成小广场,但由于无人组织,大家意见不一,这个心愿迟迟得不到落实。
村党支部书记昝强强介绍,在以往村级事务管理中,共建项目少,集体设施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村民意见难以统一,导致很多工作推进慢,效率低。
今年四月,上湾村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建设,通过广泛入户走访,摸准群众意愿,组织全体村民投票选举成立了村、组两级理事会,让村民参与村庄治理。其中,一组村民理事会决定围绕小广场这个“老大难”问题来破题。
村民理事会成员胡玉华介绍,大家齐心合力,各自发挥所长,有的做小工,有的做大工,老年人送开水和管饭。
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周萍介绍,用的沙子、石头和砖都是镇政府和村协商提供,村民则自发地投工投劳、捐款捐物,健身器材是帮扶单位捐赠的,花坛里的花是一组村民自发的种植。
大家齐上阵,原本拖了好几年的小广场只用了十几天就建成了,村民尝到了共同参与的甜头。趁着大家热情高涨,理事会又把通组路的建设提了出来。经过商议,上湾村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也就是上级部门支持一点,本地企业捐赠一点,群众自筹一点,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短短一周时间,158名群众捐款近10万元。
据统计,在修路过程中,一组村民无偿让出菜园1.25亩,拆除猪圈3个、花坛5个,投工投劳410余人次,仅用40多天,长约500米的通组路就扩建完成。
昝强强介绍,通组路扩宽项目,最初预算需要建设资金120万元,通过发动群众捐款捐物、让地拆圈,再发动企业捐赠,政府补助了40万元。
现在的上湾村,群众有平台说事、有人员主事、有场所议事。不仅推动了村级事务效率的提升,还极大降低了公共项目的各项成本。今年以来,上湾村合力完成共建项目11个,撬动130余万元项目落地。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