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竹溪县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有效提高土地效益。眼下,当地正抢抓秋冬农时,通过推广油菜机械化播种、专家田间地头技术指导等方式,积极推进“稻油轮作”,让当地18万亩“冬闲田”变为“增收地”。
10月11日,在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贡米产业园,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冬种景象。播种机在田地里“轰轰隆隆”响个不停,所过之处,均匀地布满种子,村民们正抢抓时机,起垄、播种、灌溉,忙得不亦乐乎。
湖北双竹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志军告诉记者,他们利用秋冬季进行稻油轮作,既减少了土地闲置期的管理成本,充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油菜种植也可以改善土壤肥力,降低来年贡米种植的肥料投入,同时机械化作业在两种作物种植中可通用,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竹溪贡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溪县全县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以往,村民收割完水稻后的田块就闲置一冬,等到来年开春后再种植水稻,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撂荒等现象。为了让“冬闲田”变为“增收田”,2019年以来,竹溪县利用水稻和油菜生长季节不同,实行生产机械化+育苗移栽的方式,大力推行“水稻+油菜”接茬轮作,引导鼓励农民利用水稻收割后的闲置稻田接茬种植优质油菜。
为了确保油菜种植工作顺利推进,当地农技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们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加大对油菜种植的扶持力度,提供种子、化肥等物资补贴,激发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推动全县油菜种植产业的发展。目前,竹溪县已完成油菜种植5万亩,预计10月底可完成18万亩种植任务。通过稻油轮作,预计每年可为村民亩均增收2100元以上。
十堰市竹溪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陈亚兰介绍,围绕粮食安全和稳产保供这一中心,竹溪县积极探索高效种植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冬闲田实现粮油增产。下一步,竹溪县将持续加大对秋播作物的支持力度,确保种植任务顺利完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杜可飞 竹溪台 郭军 李遥 方赛)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