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面对巨大的旅游市场,多元化、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新挑战、新难题,武当山以武当太极、武当功夫、武当养生、武当建筑等四大品牌为抓手,着力推动文旅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的大融合,用文化的增量提升发展的质量,推进产品和市场“破冰”突围。
一大早,在武当山南岩景区的一家道医馆里,武当道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英珍正在给一名来自辽宁的游客进行复诊。
辽宁游客 张金博:“一来就是20天左右,我现在已经进入第10个疗程,始终在服用中药,效果非常好。”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武当中草药多达417种。近两年,随着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强势崛起和医馆、民宿等康养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今年,像张金博这样前来武当山专门养生的游客已经超过5万人次。
辽宁游客 于宛鋆:“我会感觉很舒适,身体包括饮食上也会做一些调养,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十堰市武当山景区曼珠庄园康养民宿负责人 曼珠:“我们做的还是比较深度的,长期的康养跟学习,基本上在我们庄园里都要提前两周、一个月以上来做预订。”
如果说传统武当中医药养生是以调理人体经络为基础的医疗手段,那么闻名于世的武当武术养生则是可以让人通过“动静结合”达到“内外兼修”的一味“良药”。在武当山脚下的云溪草堂武术馆,来自山东的游客张晓一待就是半年,只为学习太极拳。
山东游客 张晓:“非常直观的区别,就是这边非常放松、非常安静,太极拳的基本步伐也让我感觉到身体非常放松。”
截至目前,武当山培训武当弟子10万余人,其中“洋弟子”上万人。武当武术协会在全球设立31个分会,会员近35万人,其中海外分会13家、会员11万人。当地还成功举办世界武当太极大会、世界传统武术节等知名赛事活动,武当功夫艺术团应邀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
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文旅局工作人员 郑丽:“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武当武术的挖掘、传承和弘扬,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武当武术标准化、产业化。今年上半年,武当山旅游持续升温,通过武术康养的游客再创新高。”
在武当山除了可以“以武会友”“把脉问诊”,你还可以走进武当山太极剧场听一听“太和仙韵”音乐会演,感受那份来自古老文化的宁静与厚重。
现场50多件乐器齐奏,再配以男女声吟唱,完美呈现了武当仙山空灵玄妙的意境。
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文旅局工作人员 郑丽:“近年来,我们用心培养了一批年轻的道乐演奏者,并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道乐音乐会和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了武当道乐。”
今年上半年,武当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1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5.1%。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通讯员 明涛 彭刚凤 胡雪琪)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