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周显顺 郭茁)走进郧西县马安镇下川村5组,放眼望去,平坦整洁的柏油路穿越村庄,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青翠欲滴,好一幅和美的乡村画卷。
马安镇下川村5组属于二高山地区,以耕地、林地为主,户籍人口82户288人,常住人口183人。自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工作专班通过三轮入户走访摸排,收集群众共性诉求10条,个性诉求9条,其中在村民韩久堂与李发婵院落之间的地边修缮一条便民小路,成为了附近20余户村民呼声最高的提议。
“现在田边也有一条很窄的小路,外侧还有近2米高的坎,下方就是公路,让人走的胆战心惊”,村民杜联胜担忧地说道。
“是啊,特别是下雨天,这里太滑了,一不留神就会摔下去,要是有一条更宽的小路就好了”,村民黄宗主也说道。
针对群众提出的诉求,试点工作专班通过实地走访发现,这条路是附近村民去候车厅的近路,现有的小路宽约25公分,坎下就是观大二级公路,日常出行存在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
为解决好群众诉求,方便群众安全出行。共同缔造工作专班充分发挥小组理事会作用,组织召开院落会3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余条。最终,通过村民共商共议,提出“让地修路”方案,并达成一致意见。
“修路是利民的好事情,我愿意无偿让出田地”,村民韩久堂率先说道,“我也愿意让出我的田地”“我也愿意”……村民李发婵、姚玉前也激动地说道。
让地确定了,那铺砌用的砖、水泥等原材料又怎么解决?工人又从哪里找?费用又该谁来出呢?
“我可以从集镇上找一批废弃的花砖,节省买砖费用”“我可以提供水泥”“我有铺砖经验,可以过来帮忙铺”。
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6月4日,这条长约50米,宽约1.2米的“坎边小路”正式完工。
笔者走在这条小路上,感触颇深。铺在小路上的不是崭新的石砖,而是从镇上“淘来”的废弃花砖,一块块花砖整齐排列、干净整洁,内侧是一堵由灰色石砖砌起来的挡土墙,再往里,就是村民韩久堂、李发婵和姚玉前的田地,有热心的村民们从自家庭院内抱来一盆盆小花,摆在小路外侧的石栏上,作为点缀。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可爱有趣。
这段“让地修路”“六尺巷”的故事是马安镇下川村探索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生动缩影,也让马安镇下川村蹚出了一条村级治理新路径。
你谦让、我礼让,让出新时代的“六尺巷”。
看,那家家户户门前新安装的不锈钢“晾衣杆”,那新开发的“村民事,码上议”微信小程序……一个个小小的举措让下川村逐渐变了模样。同时,共同缔造工作专班构建的“周四说事”“周五清扫”治理新模式,组建兴趣小组,开展“文艺汇演”、播放红色革命纪录片等活动,让共同缔造的理念走进家家户户,在群众心中“生根”“开花”。
6月7日上午,韩久堂的院子里热闹非凡,一幅融洽的邻里关系“画卷”正徐徐展开。“婵娃儿,刚摘的新鲜桃子,快过来吃”“来了来了……”韩久堂一边给到来的村民们倒着热茶,一边热情的喊着隔壁的邻居李发婵,准备召开今日的院落会。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