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林业局公示2022年度湖北省林长制工作激励市县名单,武汉市、咸宁市、竹山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荆门市东宝区、鹤峰县、麻城市等7个市、县(区)上榜。据介绍,这7个地方将获得总共2000万元激励奖金。
↑上庸镇大泉山村生态茶园
近年来,竹山县牢牢抓紧抓实“深化林长制,实现林长治”目标,始终把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作为全面建成“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的生态基础,不断压实各级林长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九华山林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自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竹山县坚持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建立健全了林长制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全县共确定县、乡镇、村三级林长708名,设置林长公示牌268块。出台系列配套制度,建立了“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林长+护林员”等“林长+”协作机制,印发了《竹山县林长巡林办法》,各级林长深入责任区开展常态化巡林,履行护林防火职责,累计巡林4886次;以“无山不绿、无水不清、无路不荫、无村不美”为目标,以“一山(荒山)五区(河库沿岸、城镇周边、县域门户乡镇、通道沿线、社区村庄)”为重点,以林相季相改造为手段,科学精准推进全域国土绿化。
↑圣水湖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完成营造林5.2万亩,新造竹林0.5万亩;全县184.86万亩天然林、174.49万亩公益林得到有力管护,2021年兑现森林生态补偿补助资金6816万元。630株古树名木建立档案,挂牌保护,完成10761株病枯死松树清理除治;围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建设目标,聚焦聚力竹子、森林康养两个优势产业,培植竹产业新建大径竹基地2.1万亩,成立234家竹产业专业合作社,竹笋初加工企业4家,改造改良老竹林基地5万亩。围绕太和梅花谷、九华山林场、圣水湖三家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建设,完成森林康养产业投资8000多万元。新建竹产业、核桃、油茶、森林康养、林下药材种植等7处“两山”示范基地。
↑太和梅花谷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下一步,竹山县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面推进林长制,扎实建设湖北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点县,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着力在“增绿、护绿、用绿、活绿”上做文章,让竹山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