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 (全媒体记者 明佳 通讯员 李露 王志强) 惊蛰过后,气温快速回升,市民下乡游玩、农民下地春耕等活动日趋频繁,野外用火风险明显增多,森林火险进入易发多发期。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精神,筑牢十堰“城市绿肺”安全屏障,围绕“不冒烟、不起火、零火灾”目标,赛武当保护区管理局自3月初以来全面加强野外用火专项治理,全力维护保护区社会平安稳定。
一是强化区域联防。提请茅箭区政府研究支持,将保护区所在的南部山区的5个乡镇(街办)、22个村作为整体单元,作为森林防火优先区和重点区,牵头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茅箭区南部山区野外用火暨露天烧烤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茅政办函[2022]2号)文件,建立统一调度、同步巡护、信息共享、交叉督导的区域联防机制,织密野外火源管控、外来人员管理的安全防护网,最大限度消除边界地带森林防火监管死角和盲区。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协同茅箭区应急、林管、公安、市场监管、水利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在持续晴天、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出动执法车和执法人员,深入高火险区域、居民点、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联合巡查行动,严密管控焚烧秸秆、露天烧烤、河道野炊等野外用火行为,警示训诫不遵守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经营单位、人员。截止4月5日,已组织开展联合巡查5次,出动巡逻车15辆次,执法人员45人次。
三是强化源头治理。坚持宣传教育在先,进入3月以来,在重点路段、河道、山口等区域增设森林防火宣传横幅40条,每日出动巡逻车,不间断播放《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防火十严禁》,着力强化下乡游客“畅游山水间,防火记心间”意识;在分散居民点、集中院落张贴《十堰市森林防火禁火令》200张,督导保护区内各村采用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推送森林防火信息,着力强化在乡群众“防火有责、失火担责”意识。同时,积极开展清明祭祀“鲜花换纸钱”活动,统一配送鲜花2000株,免费向回乡祭祀人员发放,着力降低火灾隐患。
四是强化包保督导。坚持管理局领导班子包村包片,机关干部驻村进点,统筹村组干部、网格员、资源管护员力量,下沉一线、靠前巡查,夯实辖区森林防火网格化治理基础。对痴呆傻和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员,分门别类建立信息台账,推行家庭监护人、村委会双监管、“双保险”。清明期间,管理局主要领导带队以直入现场方式开展暗访督导,查值班值守、看应急准备、问隐患治理。班子成员每日带队督查,各资源管理站和村组干部全员上阵,把路口、看山头、守林边,并综合利用湖北林业火情监测系统和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卫星热点和视频监控资源,强化全面设防、全力管控手段。
编辑: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