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朱秀清(左三)与结对帮扶户罗大军家人亲切交谈
市医保局长张国栋(右一)与结对帮扶户秦立国家人促膝而坐并认真记录帮扶需求
编者按:房县八里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2014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这个发展艰难的村庄,市人社(医保)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到来,为该村500余户村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两年来,工作队始终坚守扶贫战线,跋山涉水访贫苦,千方百计谋发展,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日,记者走进八里村,探访八里村的显著变化,分享工作队克难攻坚的扶贫故事。
八里村有114户贫困户,344名贫困人口,由于村子整体贫穷,资源缺乏,村民们难以依靠本地产业发家致富。
因病无法继续劳动的罗大军、罗光礼,孤苦无依的老人李忠国,工伤致残的冯兴发、冯兴田、冯兴军,尿毒症患者戢运青……一户户家庭的贫困故事牵动着十堰人社(医保)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心。如何破解困局?人社局领导责无旁贷,迅速启动了双包策略,即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包人。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朱秀清率先垂范,首先结对帮扶一组村民罗大军,局党委班子7名成员分别与贫困户结对,市医保局局长张国栋结对帮扶九组村民秦立国,一时间全局上下共计117名党员领导干部与贫困户结对。
为确保帮扶成效,严肃帮扶纪律,明确帮扶目标,强化责任意识,要求每位帮扶人员每年到贫困户家中不少于4次,按照结对帮扶需求和帮扶计划,履行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因户施策,一户一策,既要授人鱼又要授人以渔,既要解决现实困难,又要谋划长远发展。结对帮扶户贫困不摘除,责任不解除,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责任的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帮扶队员李新国,虽退休十余年,却始终不忘桑梓,一心为乡民。在结对帮扶前,他就满怀豪情自告奋勇参队入伍,在完成结对帮扶规定任务外,还不断创新,引来一片喝彩。他竭尽所能慷慨解囊资助贫困户,义务讲解党中央扶贫政策,传播高层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凝结正能量,倡导新风尚。
据了解,结对帮扶以来,帮扶人员进村入户500余人次,为贫困户送去帮扶资金、粮、油、衣、被价值10余万元。另外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动筹措资金30余万元购买“四子”。目前,已发放樱桃苗子4600多株,猪子50多头,鸡子1600多只,化肥1000多包,种子共计20余万元。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