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横!竹山小伙买飞机,还要造飞机!

时间:2022-02-19 08:01 来源:今日竹山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日前一条“竹山人购买直升机”的视频火爆十堰人的朋友圈,按照视频上的地址,记者来到擂鼓镇烟墩子村,亲眼目睹了视频中的一幕。

直升机价值600万元

花费8000多元运回竹山擂鼓

在擂鼓镇烟墩子村一个叫高望滩的院落,一栋装饰豪华的四层别墅,门前停着一架红白相间的直升机。

640.webp (7)

“这架飞机有14.2米长,3.5米高,最高可飞至4000米高空。”飞机的主人张韦豪向记者介绍。身材魁梧的张韦豪今年37岁,是土生土长擂鼓镇烟墩子村人。

“这架直升机是我三架直升机中的其中一架,还有两架分别是2座、6座的,这一架是4座的,落地到国内有600万元。”张韦豪说。

停在院中的这架直升机为罗宾逊R44载人直升机,产自美国,除了主副驾驶外,后排可乘坐两人。该飞机也是国外私人直升机的主流机型。“这架飞机在浙江、北京已经飞了两年,头一次拉到竹山老家。”张韦豪介绍,本来飞机停在西北航空基地做保养,但因春节期间基地要做航空训练,不便存放,他便花费8000多元,将这架直升机拉回了家。

15岁外出务工

新能源助其实现财富梦想

640.webp (8)

2000年,刚刚15岁的张韦豪初中毕业,由于家境清贫,外出打工探寻出路。先后在武汉、杭州、天津等公司应聘保安、装修工、群众演员……每换一份工作,张韦豪的月工资也略有起伏,都不过千元。

2008年,23岁的张韦豪决心前往机会更多的北上广闯一闯。来到首都北京,张韦豪找到了一份钢铁销售的工作。为了结识更多钢材供货商和需求方,他连续几个月几乎天天都在绿皮火车上过夜,吃了很多苦,但也掌握了大量资源。

这一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张韦豪在销售钢材中抓住机遇,赚到300多万元,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尝到甜头后,他果断从单位辞职成立了一个钢铁贸易公司,并招了一批有经验的销售员,一年后成立自己的轧钢厂,将钢铁生意越做越大。

2014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张韦豪又接触到了新能源,果断从之前的钢铁贸易转产到新能源开发,很快占领了市场先机,并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2017年起,新能源技术逐步应用到了各个领域,而此时的张韦豪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大型企业也纷纷加入,这给包括张韦豪在内的一大批新能源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开始找寻新的机会。

购买直升机研究结构

计划开首个直升机5S店

640.webp (9)

偶然的一次机会,张韦豪了解到2017年美国的飞行员有20万名,通用机场有2万个,而中国的通用机场和飞行员数量与国际相比,还有巨大空间,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浮现——造直升机。

2018年,当时仅有32岁的张韦豪花了20万元在浙江宁波考了直升机驾照,并注册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但是飞机毕竟是大物件,没有造飞机的技术,他就用公司30%的股份作为代价,从国外引进了一批拥有15年研究制造飞机经验的团队。2020年3月,他购买了自己的首架直升机,之后他又从美国购买了两架飞机,除了用于飞行外,他让团队把飞机拆解,研究每一个部件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640.webp (10)

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张韦豪的公司已经造出了两座运动类直升机,目前正在办理适航许可等手续,等待飞机合法销售、飞行。

“我们打算于今年年底在成都建成国内首家直升机5S店,让大家可以来店内了解直升机构造,试乘、购买直升机,就像现在的汽车4S店一样。”张韦豪自信地说,“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让直升飞机进入寻常百姓家。”

心系家乡发展

打造“直升机品牌地”

张韦豪也心系家乡建设,他主动出钱为村内换上了光伏路灯,并在2020年疫情时托人在村内挨家挨户发放物资。“我在外地发展离不开家乡人民的支持,所以每年过年无论多忙都会回到竹山,陪伴家人,将国内外的一些新鲜事儿、好吃的好玩的带给他们。”

640.webp (11)

张韦豪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我初步有一个构想,就是在我们烟墩子村前面建一个航空科普实验基地,让中小学生能够来到这里研学,让对直升机感兴趣的人能够体验。”他说,将来会在家乡建设停机棚、机库,将这里打造成“直升机品牌地”,不久后一定要让飞机在家乡上空飞翔,从空中俯瞰家乡美景。(来源:十堰晚报、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肖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