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通讯员 王静雯)如何让爱归位?如何让“迷途少年”不再彷徨?如何扎紧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道“藩篱”?这是茅箭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办公室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日,该院举行附条件不起诉暨首份《督促监护令》宣告送达仪式,依法对1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宣告送达《督促监护令》,邀请侦查机关代表、法律援助律师和涉案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参加。
2021年4月的一天,即将满17岁的小雨(化名)酒后出于“朋友义气”,殴打了与好友发生口角的两名未成年人。经司法鉴定,两名被害人分别为轻伤二级、轻微伤。案件移送到茅箭区检察院后,承办检察官熊小勇联合司法社工深入了解小雨的家庭情况,对其进行了社会调查。
“监护人是未成年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未检案件的背后,往往存在家庭监护不力等共性问题……”承办检察官了解到,小雨正处于叛逆期,父母离异后,长期与监护人缺少沟通,日常生活中有多次过量饮酒的情况,之前也有因殴打他人被行政处罚的纪录,存在家庭监护缺位的问题。
综合全案情况,承办检察官认为,小雨系未成年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悔罪态度良好;案发后,也在家属的帮助下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且取得其谅解,具备有效帮教条件。
“机会只有一次,希望你在以后的生活中改正不良习惯、约束自身行为,尊法学法守法。”该院深入贯彻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及时组织召开听证会。经讨论,各方代表均对检察机关运用、司法、社会、家庭三方力量,共同挽救未成年人的保护机制给予充分肯定。该院最终对小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同时,为矫治小雨的不良行为,茅箭区检察院制发《督促监护令》,要求监护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切实加强亲情感化;引导孩子多交益友,建立正确的交友观念;配合帮教计划,定期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志愿服务等,每月反馈孩子表现及监护情况。
“《督促监护令》不是案件的终结,而是蕴含新生的期待。我们将对小雨一家进行持续跟进、定期回访,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承办检察官表示,今后将不断丰富亲职教育形式,开展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将“指责式教育”转变为“亲情式沟通”,让家长从“不会管”到“学会怎么管”,让涉案未成年人从“不服管”到主动沟通,在重温亲情中获取自新力量。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