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许海芳 彭涛)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季节更迭得真快,位于武当山下玉虚宫旁东园的杏子又熟了,纵使思绪还停留在那一树繁茂杏花,而杏树结果就只在这刹那之间。
立夏之后,阳光充沛,谷粒作物开始灌浆饱满。微风拂过,连空气中飘着一股杏香味。万叶欣欣绿,重重叠叠的叶子下面,掩盖着黄澄澄的果实。杏子成熟的时光,夏天的太阳和夏天的雨如合拍的节奏,催熟了麦芒、也催熟了院子里的杏儿。
刚入夏不久,万物疯长,墙的角落种着一棵大的杏树,是原来院子主人留下的,据说有将近二十年了。这个不大的院子,却也能看到花开花落、春华秋实,堂前芬芳,人来人往。从夏天又到一个夏天,激发多少才情才能闲领小院其中真味。
这方小院原属武当山玉虚宫东宫道院丹房,故名曰“东园”。始建于六百年前,房基和墙壁是本来的,墙厚大约有七十公分,全部用明代大青砖砌成。
正在画画的这位叫陈海潮,字漫之,号当下云庐,1970年出生在湖北郧阳,定居武当山,道家山水画家。具有自己独特的美术理论见解。长期接受道家思想熏染,热衷于哲学思想、身有体悟,结合武当山道家文化,践行于山水之间。东园的各处都有不少陈老师的作品,也吸引不少各方人士来此雅集。此刻陈老师正来了灵感,端来一盘刚刚采下来的杏儿就画了起来,不一会几颗活灵活现的杏儿就跃然纸上。
端两把椅子,泡一杯清茶,再来几颗酸甜可口的杏儿,坐在院中,眺望远山,看看天色变化,和友人谈天说地、海阔天空,感受时间的流淌。偶尔有风吹过,心里升起一股惬意,或许这就是独属于武当的“慢生活”吧!
编辑:喻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