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人吗?我是村医,请配合测量体温……”
3月3日上午,竹山县城关镇高家庄村"体温检测队"队长、村医张骏带领队员到该村2组挨家挨户测量体温。
↑高家庄村“体温检测队”为村民测量体温
高家庄村属于城郊村,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全村176户749人,有汉返或经停人员18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政府办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吕恒先,城关镇下派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肖频,第一时间返岗到村,带领党员干部在进村主要路口设立2个体温检测点,落实干部、党员志愿者全天候轮流值班,先后劝返外来走亲访友人员300多人次,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堤坝”。
↑村干部和志愿者在交通卡口值守
为强化疫情防控组织领导,该村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5名村干部和8名志愿者、4个中心户长,成立“小喇叭劝导队”“体温检测队”“环卫消杀队”,走村串户做好宣传引导、登记排查、体温检测、消毒消杀和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
高家庄村对全村120余名返乡人员,特别是18名武汉返乡人员采取严密的居家隔离措施。高家庄村还制定了大管控、大包保的战时责任状,全体村民自觉做到“足不出户、人不出村”,形成了干群齐心协力抗疫情的良好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家庄在对村出入口的封堵上,不仅通村主要卡口有人值守,村组之间的卡口也有志愿者24小时值守,这样避免了“漏网之鱼”,严格执行了“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的要求。
上门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给村民检测体温、给特殊群体送生活必需品,到村组巡逻……参与疫情防控的一帮人,无论是村干部,还是志愿者,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家每天的微信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没有任何人有过抱怨和退缩。为了早日战胜这场疫情,每个人都在坚持。” 肖频说。
↑高家庄村“体温检测队” 上门测量体温
大“疫”无情人有情。高家庄村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和“打工村”,疫情发生后,村里没有资金购买口罩、消毒液和其他防护用品,吕恒先、肖频等5位村干部就带头捐款500元成立高家庄村抗疫基金。
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党员干部、打工能人和爱心人士纷纷踊跃捐款,该村老党员黄龙学得知村上防疫物资紧缺,率先捐赠500元爱心款。黄龙学在青岛办企业的儿子黄治国闻讯后捐赠现金20000元,酒精24桶、口罩3700个。在短短的一周内,全村共收到党员群众43000多元爱心款和一大批爱心物资,汇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
↑城关镇打工能人黄治国为疫情防控工作捐资捐物
战“疫”一个多月来,县政府办驻村扶贫工作队,高家庄村“两委”科学部署。组织多名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热血青年做义工,守卡口、采购、送物资、化解矛盾。
同时,高家庄村组织中心户长对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摸排,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资。开展疫情防控“洁村”行动,组织本村生态护林员,每天对全村范围内院落和垃圾箱进行无死角消杀,科学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高家庄村为特殊群众送生活必需品
截至目前,高家庄村无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例,被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命名为第一批“无疫村”。
编辑:陆兴敏